QuietHeart's Site

2017年舒尔特数字表训练补充--遗漏的记录


补充一下2017的舒尔特训练过程,每一年会有一个集中的汇总。

这里是对已经发布出去的 2017年舒尔特数字表训练总结--挣扎在路上 的一些遗漏记录的补充。

后续也将继续将相关的内容汇总出来。

1 20170713 去除关联

想象着如果每点一个数字就换一幅图,这样便去除了关联

2 20170714 缓存

不用刻意分离每个数字,有时一下缓存到几个就缓存上,如1-9,有时找不到就一个数字自成一体,只要将开始放在每一段的第一个就行,不用每个数字都是开始,顺其自然地切換开始,忽快忽慢至匀速。

3 20170721 面

即便不得不寻找,也不要把视野只限制在一个点,每次搜索的单位由点变为面

4 20170816 变化

想像着点每个数字的同时,表格也刷新不同的序列,而非不动,这样才反应出看的速度

5 20170828 忘记

学会不断忘记,不断重新开始,不考虑当前进度,所有数字一视同仁,比如10以内的数字,应当与其它的一样速度才对,不因为超过10而减慢,否则便是有了杂念

6 20170908 勇往直前

其实不是慢,而是没有忘记点过数字的习惯,尝试着训练将点过的数字抛弃,实际是将看过的抛弃,看过了就看下一个,不用管点没点到。其实开始自然手指会跟上眼睛的,而且眼睛是顺序的看的,后阶段会变成一目十行,而非串行的看了。

7 20170908排除杂念

总是不由自主回忆点过的数字,以及想知道还有多少,所以,每个数字点完后干脆尝试停止脑中活动专心只找该点的数字。点完的已经点完了,不要再占用你的精力,还有多少也与你当下"点"的目标无关。

8 20170915 整体看,不要记忆

快速看完不用顾及手指,手指自然会点完,意思不是顺序着快速看完同时手指紧跟着目光之后,而是一眼全部看完,再转换成手指点的顺序。你的看,绝对不是顺序的,那样就变成了训练反应而非看。看,是一个整体,既然没有了顺序,自然不会瞻前顾后考虑到底到了哪里,还有多少这样的分心之事。也给人一种似乎是余光,眼睛不动,预知,的错觉,其实早已全部映入眼帘。所以如果训练正确,不存在到哪个数字后就慢了的问题,所有数字都是一样的,即便慢也是随机的慢,因为没看清,而不是没记住。这感觉,阶数高就感觉明显。

9 20170915 看与找

练习的是看到,不是找到。点到的数字都是看到的,不是找到的。

10 20171012 居高临下

除了要看不要找,还有一点就是,尽量把目光放宽

11 20171013关键

记住要点,视线范围尽量放广,视线不要等待动作和反应,要靠看不靠找

12 20171013前进

要意识到视线始终是走在手和反应的前面的,不会等待它们。

13 20170916 宁慢勿错

练习的重点 宁慢勿错,还有就是,目光要广,不要被当前数字吸引了全部注意力,当前数字只是看到的数字之一,没什么特别的,这个习惯可能需要放慢速度来练习,一旦发现你的目光太聚焦于某个数字了,就赶紧纠正。

14 20171020数字的敏感度

其实是脑中缓存的当前关注的数字区间的切换灵活度。大多开始时,会练习到对1-9很敏感,之后就慢了,其实,当到10后,脑中切换下当前应关注的区间,如11-19,就可提就速度,因人而异,但大多人应同时能关注到10个左右。这10个数字随着你点的进度而"滑动",比如开始只关注1-10,到10的时候变成11-20,等等,再灵活些,到5的时候变成5-15,这应该就是数字的敏感度的根源吧?关键是要忘记掉点过的数字,你头脑中的区间才会向前,否则只能始终是1-10,之后就变成一个个的找数字了。所以可尝试在切换前停下来,想想下一批要点的数字是哪些,然后再点,逐渐减少切换的停顿时间,然后我们要做的就是看,而非找。

15 20171021不要反应不怕点错

只需关注眼睛一下子看完,手指就别关注了,手指自动的尽快划完就行,看完即点完,可能点错,但没关系,看完才重要。渐渐的,看完后,手指点完的正确率会上升。这样有利于训练集中注意力在看上而非点上,如果不明白的话,举个例子,眼睛迅速看完,同时手指也似乎正确的尽量与目光一致地"乱点"一气也结束了,开始不要在意手指的精确度,可能点的正确率只有1/100(一般前几个数字的正确率较高),这也不奇怪,目光本来就是快于反应,最后一个正确点到的数字后就表示从那起目光就与反应拉开了距离,但至少全部数字都看过了。这样训练是为了避免过分关注手指点到了哪里而停滞了目光,看不见了后面的其它数字,等渐渐的适应了目光稳定的快速看完(这时目光速度已达到了可能手指即便想乱点,也还没点出第一下前就看完了;或者即便控制手指也不会影响目光的前进与扫视的范围),再稍微分出些精力控制下手指的精确度。也就是,心神的主要精力不要浪费在控制手指上,毕竟人的反应是有极限的,这样渐渐的,有种手指随眼睛自动落下的感觉,根本不用控制。

16 20171022 奇迹

不要让手指跑在视线的前面,即使3*3一闪而过,目光也其实是在手指前面的,不要被手指打乱了视线。手指再快也无用,只有视线在手指前面才是又快又准的正确方式。一切的奇迹都应是在看的见的基础上才能可靠的出现。

17 20171024 前后

先不管三七二十一把前面熟悉的迅速点完(比如1-9),然后重点熟悉和点后面的数字。将真正训练的开始定在后面,前面一带而过。

18 20171027 看与找

感受看到而非找到的感觉。手自然的点在那里,不因为提前看到了而增加记忆的负担,也不因为快了一些而想更快,慢了一些而想弥补。眼睛自然的看,渐渐的会因熟练与阶数而增减转动的频率,头脑也会放松,没有了预知、记忆、寻找的负担。训练多了,感觉的至多是眼睛有些累,而非头痛。

19 20171031 直觉

不断扫视,扫到即点,不要停顿到看清,因为扫视到了,就是看清了,要相信自己的视力。

20 20171031 自由

不是脑袋控制手指,而是目光,在脑袋看来,手指不由自主的随目光而动。不要控制手指,顺其自然不加以控制的练习会让你切实体会到进步乐趣,脑袋控制的是目光看,而非对手指的控制反应,这样便感觉从脑袋控制反应的限制中解脱出来的舒畅与轻松感,从而更有动力。

21 20171106 一闪而过

用眼睛尽量看,之后会发现手指不是依次快速落下,而是似乎双手指有时同时落下却不错,尽量不是依次点下,尽可能多的同时用上双手,又不必分心去控制落下的策略,自动的却无双手互抢的奇怪感觉,好像手不是自己的,自动寻找到最轻松迅速却又不阻挡视线的下落方式。

22 20171108 点的技巧

总是说看最重要,手指就是点完看过的。但是点也有一定的技巧,快点看完,不管怎么点,看完的基础上,尽快点完。就像我亲自感受过的,单手三阶难以破1.3,单手四阶难以破2.3,双手点就能很快突破。即便双手,我想,点的方式若不变,也难以破除一定的极限的。手指会自动随着顺序进行,跟本无须控制哪个手指点。点完就行,谁点不重要,看过之后,注意力只在点上,而非谁去点,怎么点。一旦你觉得你开始控制手指了那就不是这种状态了,你会感觉手腕由于过度被控制而发酸,3阶可能也能达到0.9左右,但是感觉很难寸进,你更多的精力应该控制的是目光和思想,这样手腕任其自然,不累,有游刃有余的感觉,当然,若只用单手,因为单手只有唯一个线性的策略,为了追上思想和视线,还是会有些酸,如果双手,就会自然充分利用好双手交替的优势的。

23 20171110 顺序

阅读被打乱的是文字,意义是顺序出现的。舒尔特被打乱的是数字的意义,数字本身是自然映入的。

24 20171110 阅读的乐趣

每一次舒尔特表,就是一篇文章。文章的意义就是数字的次序,将文章背诵下来就是将所有数字位置记住,背的过程是读,记的过程是看。将练习的过程变为阅读。每一篇文章阅读完才知其意义。虽然这里的意义比较抽象,但是,知道了这点,便与阅读一样,你可以稳步提升"阅读"的速度,而不必被无关的单字干扰,也不存在哪个数字更敏感的问题。反之,其实阅读并理解,实质就是看完文字并根据头脑中的认知按特定次序加工,与舒尔特看完数字并点完是一个道理。实质就是看,这样,便不会枯燥。所以,你今天看完50篇文章了吗?

25 20171213 训练重点

3*3手速,4*4协调双手,5*5协调手速与视幅,6*6视幅,7*7协调视幅与眼力,8*8眼力。

26 20171214 心态

快点看完快点看完,顺便点一下点不好就算了,但是快点看完,看完,看,看看!